English 工大首页 学院新闻 学院公告 学术报告

    关于举办第十九届iCAN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安徽赛区暨合肥工业大学选拔赛的通知

    时间:2025-07-10 18:04  作者:  来源:  阅读量:

    各相关单位:

    党的二十大首次将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三大战略统筹部署,重视、加快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的重要举措。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发展战略,构筑有利于青年人才创新创业的生态环境,第十九届iCAN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将于2025年5月至12月举办。

    iCAN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原中国MEMS传感器应用大赛,以下简称“iCAN大赛”)始于2007年,是鼓励原创精神,培养创新思维,提升实践能力的大学生综合性创新赛事。2010年,iCAN大赛入选《教育部、财政部关于批准2010年度大学生竞赛资助项目的通知》(教高函[2010]13号)大学生竞赛资助项目第2项,2023年入选《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分析报告》竞赛目录第54项。iCAN大赛始终坚持公益性办赛,为完善社会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有力支撑,为高校开展创新教育和实践教学改革、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起到积极示范作用。现将赛事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大赛宗旨

    iCAN秉承“自信、坚持、梦想”的精神,倡导科技创新服务社会,引导和激励高校学生勇于创新,发现和培养一批有作为、有潜力的优秀青年创新人才,促进和加强物联网、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等高科技领域的产学研结合,搭建科技人才创新生态平台。

    二、大赛内容

    (一)创新赛道。鼓励学生激发创新思维,掌握创新方法,展示团队的创新实践能力为核心目标,通过团队协作自主完成的原创作品为主要成果体现。

    (二)创业赛道。鼓励学生进行创业实践,提升商业化能力,发现市场需求。通过大赛来展现创业风采,高效对接投资机构,推动项目市场化落地,助力学生实现社会价值与商业价值双赢的愿景。

    (三)挑战赛道。鼓励产教融合培养创新人才,促进参赛项目更好的与产业需求结合,大赛联合企业发布前沿技术课程和赛题,提供相应软硬件支持,加强产业与高校教育之间的链接,由人工智能、机器人、商业管理、电子信息等赛项组成。

    第十九届iCAN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赛道要求见附件1

    三、参赛项目要求

    (一)参赛方向

    参赛项目需结合物联网、人工智能、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在智慧家庭、智慧农业、智慧社区、智慧医疗、智能交通、智能教育、智能硬件、智能制造、智慧文创、智能环保等各领域的创新应用。

    (二)参赛要求

    参赛项目要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必须为参赛团队原创项目,使用的核心技术、知识产权为参赛团队所有或经技术持有者书面授权,具有创新性和商业价值,且不得侵犯任何第三方知识产权,凡参赛团队必须接受大赛有关免责条款。

    (三)报名要求

    参赛项目均需在大赛官网(www.g-ican.com)提交报名材料(含团队信息、项目相关资料等),报名结束后不可修改报名信息。关注大赛官方公众号(iCAN大赛)及时获取大赛通知及赛事资讯。

    参赛选手在单项比赛中不得重复组队参赛,指导老师可以指导多个团队。

    四、比赛赛制

    iCAN大赛每年举办一届,分为创新赛道、创业赛道、挑战赛道三大赛道。创新赛道采用校内赛、区域赛、全国赛三级赛制;创业赛道采用初赛、复赛、决赛三级赛制;挑战赛道赛制安排以挑战赛通知为准。由全国总决赛评选出的优秀团队,将推荐参加对应国际比赛。

    五、赛程安排

    (一)参赛报名、作品制作(即日起—7月31日)

    所有参赛团队统一通过大赛官网(www.g-ican.com)报名报名及作品上传截止日期为2025731报名后仍可不断完善优化作品。

    除系统报名外,请参赛队伍于2025910日之前将作品视频发送至邮箱:hfutdqxytw@126.com

    注:作品视频时间不超过5分钟。

    (二)校内比赛(8—9月份)

    合肥工业大学第十九届iCAN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选拔赛将于2025年9月中旬举办,优秀队伍将推荐到省赛,具体举办时间及细则另行通知。

    (三)分赛区选拔赛(9—10月份)

    各分赛区组委会积极组织分赛区比赛,择优推荐项目入围全国总决赛。

    (四)全国总决赛(11月份)

    大赛评审委员会对入围总决赛的项目进行初选评审,择优选拔项目进行现场比赛。在总决赛比赛期间同时举办开闭幕式、创新作品展、人才招聘会、投融资对接、颁奖典礼等交流展示活动。

    六、奖项设置

    奖项分为一、二、三等奖共三个等级,奖项设置比例不得高于以下比例:一等奖为参赛项目的10%、二等奖为参赛项目的20%、三等奖为参赛项目的30%,并向获得一等奖项目的指导老师颁发优秀指导教师奖。

    七、校内联系方式

    联系人:邱老师:17305656936,刘老师:0551-62902772,吴老师:。

    大赛官网:www.g-ican.com

    合肥工业大学校内比赛QQ交流群:788038149


    官方微信公众号:iCAN大赛

       合肥工业大学校内比赛QQ交流群

    教务处

    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2025年7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