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工大首页 学院新闻 学院公告 学术报告

    我校成功举办第五届全国大学生高电压与等离子体科技创新竞赛暨等离子体学科交叉论坛

    时间:2025-08-24 21:06  作者:  来源:  阅读量:

    (全国决赛开幕式现场)

    2025年8月8日至10日,第五届全国大学生高电压与等离子体科技创新竞赛决赛在我校屯溪路校区顺利举行。本届竞赛由中国电工技术学会主办,我校和安徽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安徽工业大学、安徽理工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高电压技术》和《High Voltage》编辑部联合承办。共同召集单位包括: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等离子体及应用专业委员会、中国电机工程学会高电压专业委员会、中国力学学会等离子体科学与技术专业委员会、中国物理学会静电专业委员会、中国物理学会等离子体物理分会、中国宇航学会电推进技术专业委员会、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生物电工专业委员会、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绝缘材料与绝缘技术专业委员会。

    本届竞赛共设置八个分赛区、三类主题和十三个赛道,来自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和国内外243家单位报名参赛,全国赛共收到各分赛区推荐的参赛作品801件,参赛师生约5600人,参赛规模空前,参与范围广泛,充分彰显了赛事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我校在本届竞赛中参赛作品和入围总决赛数量也取得了历史性突破。赛事组委会负责人陈秉岩副秘书长对我校在本届竞赛中的组织与成效给予高度评价,并充分肯定了我校在组织保障方面所作出的努力,认为这些工作为竞赛的圆满举办奠定了坚实基础。

    隆重开幕 精彩纷呈

    8月9日上午,全国总决赛开幕式在我校斛兵礼堂隆重举行,我校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院长向念文教授作为本届竞赛组委会主任委员主持开幕式。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秘书长韩毅,我校副校长康宇,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等离子体专委会主任邵涛,全国大学生高电压与等离子体科技创新竞赛负责人陈秉岩分别致辞,出席开幕式的领导和嘉宾还有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学院党委书记聂秋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实验室主任张增明、南京苏曼等离子科技有限公司万京林、安徽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遇鑫遥。

    韩毅秘书长在致辞中指出,党的二十大和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以加快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为出发点作出了战略部署。作为电气工程科技工作者,应牢牢把握时代机遇,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行业核心需求,推动以高电压与等离子体为代表的交叉前沿科技不断突破,为科技强国建设贡献力量。他希望参赛队伍珍惜与专家学者交流的机会,充分展示研究成果与创新精神,并进一步拓宽学术视野,提升科研素养。康宇副校长表示,合肥工业大学始终秉承“厚德、笃学、崇实、尚新”的校训精神,坚持“工程基础厚、工作作风实、创新能力强”的人才培养特色,致力于深化“新工科”建设,通过校企协同、赛教融合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他期待本届赛事和论坛让等离子体科技在青年才俊的探索中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邵涛主任委员回顾了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等离子体及应用专业委员会自2016年成立以来在推动技术交叉融合方面的努力,并对赛事的组织和发展给予高度评价。他期待在本次竞赛中,各位选手能够相互交流互鉴、启迪智慧。

    开幕式上,陈秉岩副秘书长介绍了本届大赛的赛事情况和赛制安排,指出自2021年首届赛事举办以来,规模持续扩大、赛制不断完善,已成为展示青年创新力量的重要平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张增明教授作为本次竞赛的评审专家代表、我校吴璇博士研究生作为本次竞赛的参赛选手进行庄严宣誓,承诺在比赛过程中严格遵守比赛规则、坚守科学信仰、恪守公平公正。随后,2025年第五届全国大学生高电压与等离子体科技创新竞赛正式开始,参赛队伍围绕自主创新类、揭榜挂帅类、科普传播类三大类别开展巡展与答辩。评审专家从主题契合度、构思清晰度、方案科学性、作品整体完善度等维度对各参赛队伍进行严格评审。

    群英荟萃 传递荣光

    8月10日上午,等离子体学科交叉论坛暨颁奖仪式举行。我校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本届竞赛监督委员会主任冯航主持交叉论坛。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张增明教授、安徽大学朱凌云教授、合肥工业大学李贺龙教授、南京苏曼等离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万京林分别作了《AI赋能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全固态电池及其材料基础》、《并联功率半导体器件的鲁棒性问题研究》和《等离子体技术在现代农业中的创新实践》主题报告,受到与会嘉宾、教师和学生的热烈反响。

    交叉论坛报告结束后,迎来了隆重的颁奖仪式,由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学院党委书记、本届竞赛组委会副主任委员聂秋月主持。颁奖仪式上,我校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冯航、全国大学生高电压与等离子体科技创新竞赛负责人陈秉岩分别致辞。冯航书记致辞,代表学校向参赛队伍和专家评委表示热烈欢迎和诚挚感谢。他指出,本次竞赛是面向未来的青年创新人才“集结令”,选手们聚焦“双碳”战略、清洁能源、先进制造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以饱满的热情投入研究与实践,充分展现了新时代大学生的科研素养与创新精神。陈秉岩副秘书长回顾了赛事发展历程,总结了本届竞赛的主要工作,并向所有承办单位、支持单位和会务组表示衷心感谢。南京苏曼等离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万良淏作为学术期刊和企业界专家代表发言,阐述了等离子体技术在农业、环保、医疗等领域的应用潜力,她希望赛事成为发现未来创新人才、孵化前沿项目的重要平台。

    本届竞赛共评选出全国一等奖111件、二等奖161件、三等奖281件;华东赛区和华中赛区获评“优秀赛区”,我校和安徽大学、安徽工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等45个参赛单位被授予“优秀组织单位”。颁奖仪式结束后,合肥工业大学将赛旗郑重交接给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标志着本届赛事圆满落幕。

    五载耕耘 未来可期

    全国大学生高电压与等离子体科技创新竞赛始终秉持“学科交叉融合,创新驱动发展”的理念,紧密对接国家和行业需求,聚焦高电压与放电等离子体及其应用前沿,从2021年的第一届到今年的第五届,全国赛累计参赛单位765家、作品2341件、学生超过1.5万人。赛事规模逐年扩大、影响力持续攀升,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五年的积淀,让这项赛事成为青年英才施展才华的重要舞台,也为学科发展注入了澎湃动力。未来,赛事将继续激荡创新浪潮,引领更多青年学子勇攀科技高峰,为建设科技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贡献青春力量。

    吴璇 文/图 向念文、冯航/审核